-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自然產後的會陰傷口腫痛常常令產婦十分痛苦,尤其是產後前7-10天,雖然有服用止痛藥,但藥效一過就又開始坐立難安、稍稍移動拉扯到傷口就很痛。甚至有部份產婦覺得會陰傷口疼痛比自然生產過程的疼痛還要難以忍受。
我自己就覺得會陰痛真的超級痛苦阿~當時有吃止痛藥,但藥效快過就又開始痛苦了、連走路都無法,查詢了醫學專業建議並嘗試了一些方法,發現溫水坐浴效果最好;所以決定一定要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產後痛苦的媽咪們
一般建議生產後24小時之內可冰敷會陰部舒緩腫痛,24小時之後開始溫水坐浴(Warm sitz bath);若覺得冰敷比較舒服也可以再持續冰敷24小時後,才換成溫水坐浴。不過,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料可說明何時要開始冰敷或是溫水坐浴,以及持續的時間要多久,主要是以產婦的舒適感覺為主。
會陰痛通常在第10天後會改善,但依據不同的會陰裂傷程度可能更快或更慢。例如:二級會陰撕裂傷或是會陰切開術通常在產後第三週癒合;有三級或四級撕裂傷則可能需要4至6週的時間。傷口癒合的速度也跟體質有關,也有傷口不嚴重但癒合緩慢的案例。記得產後六週要回診婦產科,檢查會陰傷口復原的狀況。
剛剛提到溫水坐浴可以減緩產後會陰傷口疼痛,幫助傷口恢復,也可同時改善痔瘡喔(一般人有痔瘡也會建議使用溫水坐浴來改善)。
要如何坐浴呢?
準備器材:坐浴盆、馬桶、煮沸過的溫水(可用熱水與冷水混和成不燙手的溫度)
水溫:約35-40度,大概是洗澡的溫度即可,別太高溫以免燙傷了
時間:約10分鐘,水冷了就可以起身囉
頻率:一天可坐浴3-4次
步驟:排尿後,用沖洗噴瓶沖淨外陰部後,將清洗乾淨的坐浴盆放在馬桶上,倒入不燙手的溫水至6-8分滿(依照個人情況調整),將光屁股坐入盆中,塞好塞滿,整個坐進去就對了~盆內的水可能會流出來是正常的
其他注意事項:
1.地板可能濕滑,注意安全別跌倒了
2.溫水坐浴時,可同時做「凱格爾運動」,收縮與放鬆骨盆底肌肉,只要當下傷口不痛就可以做,越早開始越好喔,除了可幫助傷口恢復,也同時幫助陰道恢復緊實彈性、並避免產後漏尿;要怎麼做「凱格爾運動」請點這裡"強化骨盆底肌肉─凱格爾運動 (女性版本) "。
自然產後媽咪常擔心的事情除了會陰傷口痛,還有
1. 害怕要移除會陰的縫合線:其實縫線是會自行吸收的,不需要移除。
2. 對排便的恐懼:害怕解大便時會使縫合處破裂或是加重會陰疼痛;產後大部分婦產科醫師都會開立軟便劑幫助排便,也請媽咪多喝水多吃蔬菜幫助腸子蠕動,大便順順地解出來基本上不會有這些疑慮。
3. 對性行為的恐懼:許多媽咪在生產後會抗拒性行為,擔心陰道的傷口會造成性交困難或疼痛。一般女性產後大約六週內可恢復性功能(取決於會陰復原的狀況);若產後滿三個月,仍無法恢復生產前的性行為模式,建議要進一步就診婦產科做評估治療。
主要參考資料:
1. Uptodate: Postpartum perineal care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
延伸閱讀:
1. 好好坐月子 女性調理體質的黃金期《中國醫訊》(2018/09)
2. 中醫來幫忙~產後分階段調理/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產後護理之家
3. 產後穴位按摩─發奶美胸、一按兩得《中國醫訊》(2018/12)
4. 產後退奶不縮奶,中醫回乳效果好《中國醫訊》(2019/04)
5. 麥芽可以發奶又退奶?退奶要用生麥芽還是炒麥芽?
6. 人參會回乳/退奶嗎?
7. 強化骨盆底肌肉/陰道緊實術─凱格爾運動 (女性版本)
8. 中醫美容美體─美顏針、通乳針、喬骨盆
9. 什麼是中醫通乳針?針灸治療產後塞奶效果好嗎?《康健雜誌》(2021/07/08)
10. 中醫通乳針,改善產後泌乳─硬塊、塞奶、發奶、大小奶─真實評價與推薦
11. 產後需要喬骨盆嗎?生完多久才能喬?中醫師來解惑《康健雜誌》(2023/07/18)
12. 產後喬骨盆─腰痠、腿麻、尾椎痠、恥骨痛─評價與推薦
2. 中醫來幫忙~產後分階段調理/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產後護理之家
3. 產後穴位按摩─發奶美胸、一按兩得《中國醫訊》(2018/12)
4. 產後退奶不縮奶,中醫回乳效果好《中國醫訊》(2019/04)
5. 麥芽可以發奶又退奶?退奶要用生麥芽還是炒麥芽?
6. 人參會回乳/退奶嗎?
7. 強化骨盆底肌肉/陰道緊實術─凱格爾運動 (女性版本)
8. 中醫美容美體─美顏針、通乳針、喬骨盆
9. 什麼是中醫通乳針?針灸治療產後塞奶效果好嗎?《康健雜誌》(2021/07/08)
10. 中醫通乳針,改善產後泌乳─硬塊、塞奶、發奶、大小奶─真實評價與推薦
11. 產後需要喬骨盆嗎?生完多久才能喬?中醫師來解惑《康健雜誌》(2023/07/18)
12. 產後喬骨盆─腰痠、腿麻、尾椎痠、恥骨痛─評價與推薦
>>>門診掛號預約請點這裡<<<
>>>張尹人醫師主治專長介紹請點這裡<<<
Facebook粉絲專頁:張尹人中醫師 (https://facebook.com/Dr.ChangHerb)
Instagram粉絲專頁:dr.changherb (https://www.instagram.com/dr.changherb)
部落格: "張尹人中醫師的部落格" http://changherb.blogspot.tw
我想一次總覽本部落格的所有內容,請點這裡「文章分類目錄」
◎掃描下方QR Code可進入此網頁:
>>>張尹人醫師主治專長介紹請點這裡<<<
Facebook粉絲專頁:張尹人中醫師 (https://facebook.com/Dr.ChangHerb)
◎掃描下方QR Code可進入此網頁: